美好生活之维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它涉及我们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同时也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思考的重大问题,因为它牵连到对生活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思考。哲学社会科学要关注现实问题、回归生活世界,就不能忽视对“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或者“人应该怎样生活”问题的思考。而对美好生活的考察,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笔者认为,从生活哲学的视域看,美好生活至少应具有全面性、超越性、人民性、社会性等基本特性。
美好生活具有全面性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追求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当然也是美好生活的极致状态。人的全面性要靠生活的全面性实现,也体现为生活的全面性。化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进言之,美好生活应当是全面、协调的生活。生活全面性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和全面,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比如,在很多情况下,人民群众对公平的诉求甚至比争取物质利益的愿望还要强烈和执着。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全面性需求。
在生活的全面性中,有一个问题特别重要,那就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这是个老问题,古希腊哲学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哲学家们给出的答案是人应该过一种精神生活、哲学生活。但是,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所以亚里士多德说,过哲学生活的人应该是中产阶级,这就又把物质生活偷运进来了,这可以称为“亚里士多德难题”或“亚里士多德困境”。总的来看,古代哲学家的眼睛是向上的,他们抬头仰望星空,以至于看不到脚下的路。与之相反,近代以来,人的精神却显得贫乏,拜金主义、物质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流行。正如黑格尔所说,“人的目光过于执着于世俗事物了”。今天,一些中国人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与西方人同样的问题。人被物役,心灵被占有的欲望所占据。所以,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思考如何使人们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从而使我们的生活不仅满足吃喝住穿行等物质方面需求,而且能够满足文化、美、道德、民主、自由等精神方面需求,使人成为全面的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美好生活具有超越性
对动物而言,只有一个实然世界;而人却因为有了意识和语言,由实然世界突入可能性之域。所以,人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物,是一种有理想、有信仰的存在物。理想和信仰不仅是人生存的可能性空间,而且是人的精神家园,其解决的是人的心灵安放问题。我们努力实现的美好生活,应该是一种有理想的生活,有方向、有动力、有激情的生活,积极的、乐观的、主动的生活,有“在家”的感觉、心灵宁静的生活。
面对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人总是试图追求确定性,试图找到某种可以把握的东西。当古代哲学家在生灭变化的世界之外设定一个永恒的、不变不动的本质世界时,他们是在追求确定性;当近代哲学家把世界简化为几个力学规则时,他们也是在追求确定性。一部哲学史就是不断改变阿基米德点的历史,这一历史在黑格尔以绝对理念为原点的演化体系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整个世界都从这个阿基米德点演化而来。对确定性的追求反映了人性中的一种普遍要求,一种笛卡尔式的焦虑,一种对混沌、不确定性的恐惧,因为人们担心,“如果我们不能站在绝对基础之上,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抽象的、无休无止的怀疑”。但是,近代以来,西方伴随着上帝死去、理想王国破灭,人愈来愈感性化、平面化。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说:“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因为新生的稳定意识本身充满了空幻,而旧的信念又不复存在了。如此局势将我们带回到虚无。由于既无过去又无未来,我们正面临着一片空白。”
当前,有一些人把“跟着感觉走”奉为时尚,唯美的东西、崇高的东西、神圣的东西、理想的东西弱化了,这导致人们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希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他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就是要使理想信念在中国大地上进一步树立起来,构筑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一维。
美好生活具有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主义的显著标志。人民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所追求、要实现的美好生活不是个别人的生活,不是少数人的生活,而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人民性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求我们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美好生活具有社会性
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自由不是个人的私事,单个人无法达到自由,自由是一种社会状态。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所以,无产阶级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消灭私有制,进行整体的社会改造,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同理,美好生活尽管要落实为个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但它不是单个人的状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是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这不是单个人就可以实现的,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通过整体的社会进步才能实现。在这里,每个人的美好生活都是其他人的美好生活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社会存在物,离开社会就无法生存,所以首先要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年超越“小我”、走向“大我”,把个人理想融入社会理想之中,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自己的梦想。如此,我们才真正有幸福感、满足感,我们的生活才真正是美好生活。就像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中所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作者:李文阁,系求是杂志社文化编辑部主任)
09-20 来源:中国法讯网
11-22 来源:法治网
08-19 来源:新华网
12-24 来源:法讯网
01-02 来源:法治网
06-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05-06 来源:人民日报
01-16 来源:法治网
04-05 来源:新浪新闻
08-10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