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5月29日电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工作存在重物质遗产、轻非物质遗产;重经济价值、轻精神价值等倾向,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学者近日就相关政策法规、方法路径、支持保障、监督问责等提出意见建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相关部委官员即席回应。
资料显示,国务院目前已公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34座,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分6批公布了25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至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数量则超过500座(个)。
在25日于北京举行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新成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工作头绪繁多,但实质内容就是两个词:保护和利用。如果把保护和建设比作“两手”,为什么总是建设这手硬,保护这手软呢?很多决策者对为什么保护没有深入理解。
他认为,只有进一步提升对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和尊重,才能做到“像爱惜自己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建议,尽快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提上立法议事日程,加快《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修订,以此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特别在立法、修法过程中,重点研究新形势下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做好名城名镇名村的整体保护和活化利用。”
倡导建立世界首家“文物医院”的全国政协常委、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认为,要树立科学思维,充分发挥科技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套科学保护修复文化遗产的方法。她建议成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标准制定委员会”,并强调“应坚持最小干预,重视遗产展示利用提升和整体环境优化,保护好名城名镇的格局、肌理、风貌。”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建议,要把名镇交还给原住民,让原住民有权利、有条件享受现代生活,实现原住民与城镇融合共生,让文化传承具有真实性和持续性。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则建议,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历史遗存活化利用的多元路径,并同步保护物质文化遗存和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听了各位委员和专家的意见建议非常受启发,也特别有紧迫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在现场回应时表示。结合发改委的职能,他表示,至少将在三个方面做好工作,包括发挥好重大规划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重要作用;研究如何建立多元化资金渠道支持文化名城名镇建设;以及在一些重大战略和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中,比如扶贫攻坚战中涉及对易地扶贫搬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涉及古村落保护的工作,都要认真做好。
地处老少边贫地区的名城名镇特别是名村面临保护不够、遭到损坏乃至消亡的严峻问题,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回应表示,财政部下一步将补好关键短板,结合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继续支持传统村落的保护,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相关机制。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发言时也表示,考虑在乡村规划的编制过程中,结合农村的国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还有农村土地三项制度改革试点,重点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体现历史文化和乡村文明的传承。
有政协委员提出在保护和开发文化名城过程中,实现人与城镇的融合共生非常关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也表示,尊重当地居民在保护传承文化传统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改变和避免把居民全部迁出,切断文化传承脉络的做法。(完)
06-11 来源:燕赵都市报
12-17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委
01-02 来源:浙江省纪委监委
01-26 来源:风正巴渝
01-10 来源:法讯网
01-18 来源:法讯网
12-17 来源:法制晚报
09-14 来源:山西纪监委
06-19 来源:河北新闻网
07-09 来源:湖北省纪委监委